一、SPU与SKU模型概述
(一)SPU(Standard Product Unit)
SPU,即标准化产品单元,是商品信息聚合的最小单位,用于描述一组具有相同属性的商品。例如,“iPhone 14”是一个SPU,它包含了不同颜色、容量等规格的多个SKU。
(二)SKU(Stock Keeping Unit)
SKU,即最小的库存单位,也是商品的最小销售单元。例如,iPhone 14的黑色、256GB版本就是一个SKU。
(三)模型关系
- SPU:描述商品的基本特征,如品牌、型号等,不涉及价格和库存。
- SKU:由SPU衍生而来,是SPU的不同规格组合,影响价格和库存。
二、主流电商平台的商品详情页解析
(一)天猫商品详情页
从图中可以看到如下信息:
纬度 | 字段 | 解释 |
---|---|---|
SPU | 淘宝主站itemId | 淘宝主站itemId,即SPUId |
SPU | 商品名称 | 即SPUName |
SPU | 商品轮播图 | 天猫的商品轮播图是SPU纬度的 |
SPU | 商品规格矩阵 | 通过规格spec-property矩阵可以确认唯一的SKUId |
SPU | 商品配送区域 | |
SPU | 限购规则 | |
SKU | 商品skuid | 确定唯一的商品 |
SKU | 商品规格图 | 用于确定选中的商品 |
SKU | 商品SKU价格信息(划线价以及活动价) | |
SKU | 商品SKU区域库存信息(即将售罄) | |
商家 | 店铺信息 |
(二)京东商品详情页
从图中可以看到如下信息:
纬度 | 字段 | 解释 |
---|---|---|
SKU | 商品skuid | 确定唯一的商品 |
SKU | 商品名称 | 即skuName |
SKU | 商品轮播图 | 京东的商品轮播图是SKU纬度的 |
SKU | 商品规格图 | 用于确定选中的商品 |
SKU | 商品配送区域 | |
SKU | 商品SKU价格信息(划线价以及活动价) | SKU纬度的售价 |
SKU | 商品SKU区域库存信息(即将售罄) | |
SPU | 商品规格矩阵 | |
前台分类信息 | ||
商家 | 店铺信息 |
三、天猫和京东商品模型的差异对比
(一)商品展示方式
平台 | SPU展示 | SKU展示 | 特点 |
---|---|---|---|
天猫 | 以SPU为主,切换SKU时商品标题和详情不变 | SKU作为子选项 | 强调商品统一性,适合多商家销售同一SPU |
京东 | 以SKU为主,切换规格时URL和标题会变化 | 每个SKU有独立编码 | 更适合自营模式,精准管理库存和价格 |
(二)编码体系
平台 | SPU编码 | SKU编码 | 管理方式 |
---|---|---|---|
天猫 | 由平台+商家共同管理,类目+关键属性唯一确定 | 由商家自定义,与销售属性关联 | 商家可灵活设置SKU,但需符合平台规则 |
京东 | 由京东统一分配,用于商品分类 | 编码随规格变化 | 自营商品SKU由京东严格管控 |
(三)库存与价格管理
平台 | 库存管理 | 价格策略 |
---|---|---|
天猫 | SKU库存由商家自行管理 | 价格由商家设定,可自由促销 |
京东 | 自营SKU由京东统一管理 | 自营商品常要求“全网最低价” |
(四)适用场景
平台 | 适用模式 | 典型案例 |
---|---|---|
天猫 | B2B2C,适合非标品 | 同一款衣服由多个商家提供 |
京东 | B2C,适合标品 | 一款手机下,京东自营SKU配送更快 |
四、我所在公司的商品模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商品模型方面,天猫和京东作为电商巨头,其商品模型设计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例如,它们通过SPU(标准产品单元)和SKU(库存单位)的划分,实现了商品信息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这种模型不仅方便了商品的分类和检索,还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我们可以从这些成功案例中汲取经验,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优化我们公司的商品模型。比如,可以引入类似的SPU和SKU概念,对商品信息进行更精准的描述和管理,从而提升商品的可检索性和销售效率。
这里我简单介绍下我所负责的公司的商品模型,我们公司其实主要是参考天猫的SPU-SKU商品模型来进行业务开展的、、
4.1 简要模型ER图
我们在SPU-SKU 的模型纬度上,还有抽象了3层结构,分别是 基础档、供应商档、商家档,这里只列举了部分表关系
4.2 商品提报
供应商首先会在平台进行供应商入驻,上传各种企业资质、合同、品牌资质、企业,开启账号等信息, 品牌资质信息审核之后,供应商就会部分 后台分类的提报权限。
供应商登录供应商门户平台,进行商品提报需要填写的信息主要有:
需要强调的是 : 供应商输入的每个字段都有其明确的业务作用,我们需要知道这些业务字段的 使用场景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 供应商入驻完成后, 供应商提供商品信息,比如规格、库存单位、产地、生产厂家、液体还是固体、包装清单等。如果是进口商品,还要提供 进口检疫证明、报关单各类资质 。
- 供应商内部对其商品有肯定有自己的编号(供应商货号-三方编号)
- 供应商要把采购模式为入仓的商品送到 公司的仓库,具体送到哪个仓库呢?所以 就要建立 商品的地点档案(供应商、仓库、商家)
- 如果是供应商代发的商品,供应商也需要提供其三方仓库的信息
- 商品要进入到 公司的仓库,需要提供 商品条形扫描码, 商品的存储条件(常温还是冷冻),需要提供商品的 长宽高、重量、包装信息 等,装箱个数,按箱买还是 按盒买
- 公司向供应商采购商品,每个供应商的进货报价都不一样,所以进价是供应商维度的 。可能DF每批次订货比较多,有个集采价(批发价),供应商还会提供一个 建议零售价,供应商商家代发的时候可能要运费的
- 供应商的供货信息: 比如脐橙只供10-1月(供货周期),准备货到送达仓库时间(备货周期) 比如美心月饼,提前3个月备货,这就是备货周期,货物是否可退(美心月饼就不给退),一箱多少个,按箱采购还是按盒采购
4.3 商品审批(泛微审批流)
ps: 从21年至今一直在通过设计模式以及各类告警和补偿机制,不断的迭代和优化商品的草稿和审批流程,,这里后面也会出一篇文章来介绍
流程中 各个审批节点 关注业务字段都不一样
- 采购 关注 售价、进价、集采价、运费、入仓毛利、代发、仓库、包装信息等,在审批过程进行售价的定价,从而动态影响审批节点
- 品控法务关注资质信息等
- 运营毛利特批 等
- 商管关注上架频道、是否立即上架 等
4.4 商品分档
商品的新建和变更 会关联很多的 上下游系统(比如:资质中心、供应商中心、仓库WMS、库存系统、运营中台、权益中台、搜索 等等), 这里我们先把视角只放在商品中心的数据生成。
如何从前面供应商填写的信息草稿,通过审批,最终生成商品中心 spu和sku的数据,即 插入上面ER图中各项数据, 这里只讨论几个关键点:
查找SPU四要素:
条形码(69码)、商品类型、后台分类、品牌(非生鲜类)
查找SKU五要素:
条形码(69码)、商品类型、后台分类、品牌(非生鲜类)、规格名称
SpuCode生成规则:
通过后台分类的categoryCode +00X
SkuCode生成规则:
通过spuCode +00X
五、一品多供情况下的供应商档与商家档
(一)一品多供的定义
一品多供是指一个商品可以从多家供应商进货,这些供应商提供的商品在规格、型号上完全相同,但可能在价格、库存、供货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二)供应商档与商家档
在一品多供的情况下,主流电商平台通常会设置供应商档和商家档,以区分不同供应商或商家提供的同一商品。
1.供应商档SPU与SKU
- 供应商档SPU:用于统一管理同一商品的不同供应商。平台会为每个供应商创建一个独立的供应商档SPU,记录供应商的基本信息。
- 供应商档SKU:每个供应商提供的商品规格(SKU)会被单独记录。即使多个供应商提供的商品规格相同,也会为每个供应商的SKU分配独立的编码。
2.商家档SPU与SKU
- 商家档SPU:商家在平台上发布的商品SPU,用于展示商品的基本信息。
- 商家档SKU:商家根据SPU的销售属性生成的SKU,用于管理具体的库存和销售。
六、商品管理
- 商品spu、sku基础信息变更
- 商品新增规格
- 商品价格修改
- 商品区间临时进价、售价调整
- 上下架管理
- 商品采购模式变更 等
八、总结
电商平台的SPU-SKU模型设计及其商品管理流程是根据业务需求和市场竞争环境综合决定的。
通过合理的SPU和SKU设计,平台能够提升用户体验、优化运营效率并增强市场竞争力。商品分档可以实现局部分工,全局思考,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描述问题,业务驱动技术,技术服务业务
基于上面的这套标准且成熟文档的自有提报商品模型体系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考虑商品能力输出 以及 去对接主流电商平台(京东、天猫、网易、唯品会 等),从而丰富我们的商品池,让用户拥有更多的选择。
后续会继续聊聊 三方实体商品的标准对接的最佳实践